博安达——让生态环境更美好

安徽、丹东、广饶、集美等地用科技助力生态环境管理新模式

2018-03-27

3月27日下午,安徽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前期的大气污染督查情况。据了解,安徽省环保厅从3月6日起开展为期一年,覆盖全省16个省辖市的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这是安徽史上最大规模的大气督查行动。博安达为此次行动全程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助力安徽省切实改善全省空气环境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除了在安徽省外,近期博安达的信息化系统接二连三地在各地环保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以科技助力生态环境管理新模式,获得媒体广泛报道。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博安达近期的信息化建设成绩吧!

安徽省大气督查平台

 

3月27日下午3点,安徽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前期的大气污染督查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自 3月6日开始督查至3月18日第一轮督查结束时,全省PM2.5下降8.1%,较去年同期下降8.7%。督查人员使用博安达建设执法APP进行督查记录,及时上报省指挥部。

据了解,为切实改善全省空气环境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安徽省环保厅从3月6日起开展为期一年,覆盖全省16个省辖市的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这是安徽史上最大规模的大气督查行动。

作为在环保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博安达为此次安徽大气督查行动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持,设计“安徽省环境监管督查平台”和关联手机APP。通过使用该APP,督查成员可将所有涉气企业进行准确定位和项目导航,并将所有督查情况实时上传,确保执法留痕和省厅实时掌握督查情况,有力地保障了此次行动的成效。

主要应用:

1. 提供16个督察组以及省厅指挥部进行现场督查笔录的实时提交,实时审核,减少督查组人员晚上资料整理上报时间,系统后台直接统计督查数据,并进行分类分析汇总。

2. 提供问题企业整改情况的在线填写功能,填写内容涵盖督查检查情况、问题解决情况、整改情况等。

效果:实现了信息化执法,节约督查人力,提高执法效率,并让指挥部实时了解督查进展情况

目前已有200多位督查人员安装了APP,使用情况良好,共产生4460条执法检查记录。此次督查行动中工作人员表示,该APP简便易用,改变了以前白天督查跑现场,晚上开会报材料的繁重工作模式,减轻了工作量,有更多的精力去现场检查。

丹东市环境执法智能一体化建设

3月27日,官方微信公众号“丹东环保”发布题为“我市举办环境执法智能一体化建设项目推广使用培训会”的文章,在文章中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发挥的作用。

丹东市环境执法智能一体化建设项目由深圳市博安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研发工作,目前已进入推广使用试运行阶段。

丹东市属于沿江沿海滨城,生态环境较好,经济结构与辽宁省其他地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环境执法过程中,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环境执法任务更加艰巨。

因此,围绕丹东市市环境执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项目以智能执法应用管理为目标,切实推进丹东市基层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工作,建立环保政务信息管理、环境执法移动执法、污染源信息动态管理三大系统等内容,形成符合丹东市个性化管理应用的智能一体化业务系统。

项目有效实现环境执法工作智能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进一步简化公文管理和现场执法工作程序,全面提升全市环保系统办公、执法的效率和透明度,同时能进一步改善我市环保系统营商环境,促进丹东市经济健康发展。

系统特色

环境执法与政务办公协同应用

构建全国领先执法办公新模式

通过环境执法智能APP融合现场执法和移动办公的功能,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优势将现场执法和移动办公进行融合和协调应用,便于局领导随时随地阅办公文和掌握执法动态情况,从而构建办公中执法和执法中办公的新模式。

环境个性化执法与监管决策分析应用

打造省内一流执法应用新规范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执法业务管理系统,在满足我局环境执法实际业务需求基础上,建设符合我市情况的个性化执法表单、个性化执法流程,着力打造全市环境执法信息及监管分析决策应用,打造省内一流的执法应用与管理决策的新规范。

环境执法与双随机市县两级联动应用

落实环境执法责任全覆盖新要求

建立基于市县两级的环境执法联动应用业务,并充分利用 “执法双随机”实现执法人员及执法企业“双随机”抽查,确保随机抽查的每组执法人员能随机匹配至相应区域,确保执法人员和监管对象不留死角和落实执法全覆盖的责任落实。

环境执法企业环保通知与网上申报服务

创造执法企业管理与服务的新局面

通过建设企业网上申报平台,实现企业基本及排污信息的网上填报更新和环保管理通知公告网上下达落实要求,即让企业感受到监管压力也让企业体会管理服务,创造互联网模式执法企业管理与服务的新局面。

广饶县环境监管网格平台

 3月28日,中国环境报发表文章:“基层执法经 | 山东广饶: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实施后,执法人员可一小时内赶到信访现场”,大力赞扬了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环境监管网格平台的建设成果。文章里写道,网格化监管将任务具体化责任化,进一步加大了环境监管力度,有效提升了环境执法效率,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全县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2017年12月7日,博安达承建的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环境监管网格平台正式完成验收。平台整合了移动执法平台、视频监控平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和空气自动监测站,将数据监测、视频监控和水质预警等功能融为一体,包含污染源、智慧环保、网格监管、行政执法等9个功能模块,提高了执法科技含量,提升了环境执法效能。

广饶县网格平台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设,构建三级网格监管责任体系,由市级负责督查稽查、区级负责执法检查、街道负责日常巡查。

该平台能环境监察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环境监管执法反应快、全覆盖、无盲区的工作状态,有力维护环境秩序,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

广饶县使用该平台先后组织开展了窑炉专项整治、纳污坑塘、秸秆禁烧、重型柴油车污染管控、冬季异味综合整治、10吨以上燃煤锅炉整治、胶东调水沿线污染治理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对问题企业、化工行业进行现场查看,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企业进行整改,有力震慑了企业,开启了2018年“生态环保攻坚年”序幕。

系统特色:

空间网格全覆盖,网格单元“名片制”

每个“网格单元”设置一名或几名网格巡查员,负责其“格”内的环境巡查与管理;相邻或相近的网格责任区为一个巡查组,以组为单位,对辖区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同时将环境监管职责和工作任务划分明确,每项任务、每个环节落实到网格落实到人。

监管对象全方位,监管事件精准化

全面梳理网格监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污染源、河流断面、空气站点、污水处理、企业废水废气等;同时实现对动态环境事件的管理,包括环境应急、环境隐患、环境管理、信访投诉、日常监管、专项行动、督察督办等,系统在对监管对象的全方位管理同时,建立健全监管档案,实现对环境管理事件的精准化监管。

环境地理信息一张图,监管家底可视化

网格化监管地图全盘展示了辖区内污染源及河流断面、空气站点、污水处理、企业废水废气等的基本信息,利用热力图、统计图、执法痕迹展示等方式呈现巡查情况;另外通过网格点、饼状图、柱状图等方式整体展示了网格单元、计划报送、网格监管、环境信访、土小取缔、河流巡查、应急事件、环境隐患、环境管理、专项行动、督察督办及业务协同情况,监管家底一张图全盘可视。

网格监管指挥一体化

“慧”集数据 “智”领分析

指挥中心对网格内一级网格、二级网格的信息进行通盘摸底,全盘展示了人员情况、任务总数、任务完成情况等;同时汇集了区域内全部污染源数据,并对污染源数量、类别、分布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对辖区内包含河流断面、空气站点、污水处理、企业废水废气进行监测,实时监控并进行超标预警,辅助决策分析和任务下达。

环境监管网格通,第一时间移动巡查

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与智能终端互联,为网格化巡查任务管理、网格化环保监管信息的分析汇总提供便捷辅助支持。

集美区网格化大气污染监控平台

厦门市集美区网格化大气污染监控平台由博安达公司于2017年底建设完成。该平台全面接入集美区国控站、微型站数据,提供空气质量现状分析、污染成因分析、污染应急现场检查、空气质量保障效果评估一体化应用,有力推动了集美区大气污染网格化、精细化、科学化能力建设。

集美区行政区划面积270余平方公里,下辖两镇四街,区内有侨英北部工业区、后溪工业组团、灌口工业组团、杏北工业区、杏林中亚城工业区、杏滨台商投资区等多个成熟的工业规划区,涉及橡胶、机械制造、化工、印刷多个产业,除了大的产业配套外,区域内衍生产业也很活跃,2017年灌口镇更是入围全国百强镇,2017年度集美区的有148个区管工地建设项目、97个市管工地建设项目、25个市管道路建设项目施工。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的环境管控问题也同样突出,工业建成区内和周边的环境投诉量也居高不下,尤其是涉气的投诉,见味不见形,无来源、无方位、无痕迹,检查全靠执法人员的鼻子并且难已事后追查。传统检查方式应对工业生产中废气的跑、冒、露和工程建设中的扬尘污染是捉襟见肘。

集美区在2017年年底前在全区建成区近180平方公里的范围按照“3*3”平方公里的划分标准,布设约20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微型站作为小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点位,配合已有4个标准站,在全区的范围内形成空气质量监控网络。通过应用大气网格化监控平台,一旦出现点位监测数据超标或触发集美区大气轻微污染天气预警情况,系统将第一时间报警并启动污染溯源进而发起现场检查任务,环保部门会同所属街道相关管理人员在“3*3”平方公里范围内排查污染源,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监管更高效、更精准,为改善辖区内空气质量起到及时预警、调度、监督的作用。

系统特色

多样化的监测数据分析

全面了解污染状况

系统针对微型站、标准站等网格化监测数据,通过一张图直观展示实时空气质量及变化趋势、以日历形式总览空气质量情况、以各类报表形式统计分析空气质量状况,帮助用户全面了解空气质量达标状况。

精细化达标考核分析,压力传导更具体

基于网格化微型站监测数据和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计算街镇的空气质量达标率与污染物年度目标完成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可将污染区域定位至街镇级别,为精准治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多维度污染成因分析,说清污染特征

应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数据、气团轨迹分析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综合分析区域大气污染天气形成的规律及特点,为重点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及长期的污染控制方案制订提供有力支持。

及时预警、快速检查

污染防治工作更加高效

基于网格化监控数据第一时间预警并精准溯源,利用移动端现场检查APP系统对企业相关停产、限产要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快速锁定污染企业,保障空气质量目标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